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7篇
  免费   4944篇
  国内免费   6770篇
测绘学   524篇
大气科学   4582篇
地球物理   3747篇
地质学   12640篇
海洋学   3620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1991篇
自然地理   487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856篇
  2020年   923篇
  2019年   1095篇
  2018年   961篇
  2017年   962篇
  2016年   1032篇
  2015年   1116篇
  2014年   1462篇
  2013年   1360篇
  2012年   1559篇
  2011年   1535篇
  2010年   1249篇
  2009年   1454篇
  2008年   1387篇
  2007年   1511篇
  2006年   1504篇
  2005年   1321篇
  2004年   1248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984篇
  2001年   918篇
  2000年   820篇
  1999年   800篇
  1998年   608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383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侯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栖(霞)-蓬(莱)金成矿带大柳行金矿田东南部。该文采用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对金矿石中石英矿物内残留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总结了金矿石石英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并对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石英矿物中流体包裹体以纯液包裹体为主,次为H_2O-CO_2气液两相包裹体及H_2O-CO_2三相包裹体,未见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9~396℃,盐度在2.9~22.44wt%NaCl,密度在0.64~1.06g/cm~3之间,估算成矿压力为128~340MPa,成矿深度约4.4~11.6km。该矿床至少经历了2个矿化期次,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流体来源于天水与岩浆水的混合产物,属中低温、中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2.
盐水沟北铜矿区位于新疆库车县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吉克-塔里木陆块区、塔里木陆块、塔里木北缘隆起、库车前陆盆地,区内构造活动强烈。铜矿床赋存于新近纪中新统康村组第一岩性段,矿体呈层状,严格受地层控制。区内共圈定10个铜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赤铜矿、水胆矾、自然铜等,矿体内无夹石,顶、底板围岩均为褐红色及浅红色粉质泥岩。该矿床为砂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3.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gas-hydrate-bearing region related to a high deposition rate of organic-rich sediments co-occurring with intense methanogenesis in subseafloor environments.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AOM) coupled with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results in the precipitation of solid phase minerals in seepage sediment,including pyrite and gypsum.Abundant aggregates of pyrites and gypsums are observed between the depth of 667 and 850 cm below the seafloor(cmbsf) in the entire core sediment of HS328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Most pyrites are tubes consisting of framboidal cores and outer crusts.Gypsum aggregates occur as rosettes and spheroids consisting of plates.Some of them grow over pyrite,indicating that gypsum precipitation postdates pyrite formation.The sulfur isotopic values(δ~(34) S) of pyrite vary greatly(from –46.6‰ to –12.3‰ V-CDT) and increase with depth.Thus,the pyrite in the shallow sediments resulted from organoclastic sulfate reduction(OSR) and is influenced by AOM with depth.The relative high abundance and δ~(34) S values of pyrite in sediments at depths from 580 to 810 cmbsf indicate that this interval is the location of a paleo-sulfate methane transition zone(SMTZ).The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ypsum(from–25‰ to –20.7‰)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awater sulfate,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a 34 S-depletion source of sulfur species that most likely are products of the oxidation of pyrites formed in OSR.Pyrite oxidation is controlled by ambient electron acceptors such as MnO_2,iron(Ⅲ) and oxygen driven by the SMTZ location shift to great depths.The δ~(34) S values of gypsum at greater depth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associated pyrite,revealing downward diffusion of 34 S-depleted sulfate from the mixture of oxidation of pyrite derived by OSR and the seawater sulfate.These sulfates also lead to an increase of calcium ions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mineral,which will be favor to the formation of gypsum.Overall,the mineralogy and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pyrite and gypsum suggest variable redox conditions caused by reduced seepage intensities,and the pyrite and gypsum can be a recorder of the intensity evolution of methane seepage.  相似文献   
44.
玲珑花岗岩岩基东侧的招平断裂带是胶西北矿集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之一。布设于招平断裂带中段大尹格庄矿区的地震剖面,揭示了招平断裂带中段深部的结构构造特征,地震剖面显示,玲珑岩基内部有多个类似"拱弧构造"的岩浆侵入形成的弧形界面,由此推测存在2~3期的岩浆活动。剖面显示了3期构造组合样式,第1期为以招平断裂带和宋家河断裂为组合倾向SE的铲式断裂,底部似汇入统一的构造滑脱带;第2期为倾向NW的错断了招平断裂带的反倾伸展断裂;第3期为NE向延伸以花状构造为特征的走滑断裂。前两期反映构造发育处于伸展环境,第3期显示为左行走滑。招平断裂带深部延伸存在分支复合现象,形成由2个主裂面夹持的透镜状岩片。地震反射剖面数据的获得对深刻理解该区域中生代岩浆构造演化过程和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
东沙海域是南海北部一个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区, 其陆坡广泛发育滑塌构造。文章对采自东沙陆坡中部973-4柱样和下部平坦区973-5柱样开展了沉积学粒度、底栖有孔虫种属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等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柱样中底栖有孔虫的δ13C在末次冰期均出现明显负偏现象, 同时δ18O增高, 指示该时期东沙海域存在持续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事件; 末次冰消期以来, δ13C负偏现象逐渐消失, δ18O值降低, 可能是由于海平面上升阻止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973-4柱样仅在末次盛冰期对应层位440~600cm段存在明显的滑塌沉积, 且该层段对应的特征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spp.和Bulimina spp.的数量突增, 推测该区的海底滑塌可能是由于末次盛冰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引起天然气水合物大量分解诱发所致; 973-5柱样同样记录到了海底滑塌现象, 但其滑塌沉积晚于973-4柱样的滑塌时间, 且其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46.
鲁西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鲁中隆起区西北部潘店地区的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区发育有明显的航磁异常及航空重力异常,且具有"重磁同源性"特征;通过对航磁异常的分析,可分为李屯、潘店、大张和薛官屯4个次级磁异常。勘查工作表明,区内巨厚新生界覆盖层下发育有矽卡岩型铁矿床,总体表现为"地层、岩体和构造"联合控矿的特征,即铁矿体受控于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地层、中生代燕山晚期闪长岩体、以及地层与岩体接触处形成的各种类型(构造)接触带。区内铁矿体赋存位置多样,主要为接触带赋存式、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其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130~131Ma),与济南、莱芜、金岭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形成时代基本一致;铁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基性侵入岩体。在整体表现为具有(剩余)重力异常高值处、(化极)磁异常明显部位,以及高—低电阻率转换带的地段进行铁矿勘查工作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47.
尼泊尔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和印度包围之中,由于历史原因,其经济、政治、军事等长期受到制约。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印近年来领土和国际政治问题的冲突与分歧,尼泊尔正在成为中印新的角力场。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地缘影响力模型进行演变格局分析与趋势预测,并加入世界环境和区域环境两方面影响因素,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预测中、尼、印三国未来战略行动方向。综合以上分析发现:1)2000年—2016年,中国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较于印度对于尼泊尔地缘影响力上升趋势明显,预计在2022年至2023年中、印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达到平衡。2)硬实力是中国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上升的关键因素;软实力和交流互动力是未来中国增强在尼泊尔地缘影响力的发展因素;地理环境是中国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发展的制约因素。3)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性合作战略,印度形成对中国遏制性防范战略,尼泊尔维持被动性中印平衡战略。  相似文献   
48.
杨鑫  彭飞  张琦琦  胡伟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102-1112
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活动是特定地域外向联系强度的重要表现,是边境城市区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及核密度等方法,以中国边境各城市的进出口贸易额为主要指标,剖析了中国边境地区对外贸易的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阶段的中国边境对外贸易位序-规模特征明显,位序结构内部城市次序变化较大;②位序-规模分布的无标度区变化显著,在18年内出现了4段分形表现,外贸活动的规模波动性、区域化特征明显;③影响因素表现为经济地理禀赋约束下核心城市支配效应明显、邻接地缘环境影响显著、政策导向与口岸推动、内部竞争反推空间结构协调演化四个方面;④不平衡性、集聚性在中国边境地区外贸活动中凸显,空间分布呈现为“核心-边缘”结构,当前国家层级应重点支持对外贸易优势城市,省级尺度协调域内城市对外贸易层次组织与区间联系。  相似文献   
49.
及时掌握水稻的时空分布信息,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至关重要。论文利用综合考虑植被物候和地表水变化的水稻自动制图方法,结合海拔、地表水体因素开展2001—2017年东北地区水稻分布的时空演变研究。通过889个地面调研点位对水稻分类结果验证,总体精度达90.66%,Kappa系数为0.8128。研究表明:① 21世纪初,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先略减后持续增加的趋势,2017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001年的2.13倍。其中,水稻扩张面积的60%分布在三江平原,30%分布在松嫩平原,下辽河平原仅占不足5%。水稻扩张的海拔优势区间在200 m范围内,随着海拔的上升水稻扩张与地表水关系越来越密切。② 三江平原内,水稻扩张幅度在海拔30~70 m范围内逐渐增加,使优势区间从相对高度70 m缩减至40 m内,也使得分布优势逐渐趋向于距地表水体较远的区域。而松嫩平原和下辽河平原水稻种植分布的海拔优势区间始终分别保持在相对高度100 m、40 m内。③ 三江平原水稻的集中分布和急剧扩张,使水稻分布优势逐渐趋向于距地表水体远的区域,这将对地下水带来更大的压力;而松嫩平原水稻分布受地表水体影响较大,分布优势随着距地表水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可为农业部门评估水资源承载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0.
Liu  Yansui  Zang  Yuzhu  Yang  Yuanyuan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0,30(12):1923-1942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dichotomy to integra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 Like rural areas in many countries, Chinese rural society is experiencing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